崗位職責:
中心簡介:
神經工程研究中心面向神經-肌骨-血液循環系統異常和病變導致的運動、感覺、認知等功能障礙與缺失以及功能退化的康復/輔助需求,利用神經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信息工程等學科的最新理論和方法,揭示神經-肌骨-血液循環系統的耦合機制,探索神經肌骨組織與系統功能康復的創新理論與方法,研發高性能神經肌骨功能康復技術、儀器及系統,開辟神經肌骨信息與工程的新賽道。重點研究方向:柔性傳感與柔性電子、多模生理信息檢測、運動/感覺功能重建、神經肌肉骨骼與血液循環調控與再生、神經機器接口、人機智能交互方法等,開發多功能神經假肢、運動康復/輔助機器人、智能穿戴、神經肌骨功能增強和干預、神經調控等系統。
團隊負責人簡介:
王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博士畢業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先后在西門子醫療(英國)擔任多年資深研發工程師,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后,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國際生物力學學會(IBME)會員、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協會會員、英國注冊機械工程師、英國普華永道個人發展獎獲得者。
主要研究基于下肢骨肌系統的人體運動生物力學及可穿戴康復器械研究,集中在步態穩定性分析、人機交互技術、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個性化臨床神經-運動康復醫療器械設計和開發等領域。承擔國家級、中科院、省部級、地市級各類項目近四千萬。
研究助理(1-2名)崗位職責
擬招聘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模式識別、電子信息技術、機械工程、運動科學等研究方向;
技術要求: 需至少要求滿足以下條件1條
1、精通人體下肢關節步態分析,進行人體步態、姿態評估相關實驗,并采集原始數據
2、具備骨肌結構的三維建模與有限元模擬、運動學分析等相關領域專業知識或研究背景
3、下肢運動學、動力學外骨骼機械結構設計
4. 多模態數據預處理(包括但不限于肌電信號、IMU信號、運動捕捉等)
5. 模式識別,進行特征融合、識別、分類,構建擁有較強魯棒性的算法模型。
任職要求:
應聘要求
(1)碩士及以上學歷,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模式識別、電子信息技術、機械工程、運動科學相關專業。
(2)踏實肯干,有較強的科研興趣和主動性,渴望在科研領域取的較好成績;
(3)具有較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具備足夠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能熟練查閱專業文獻;
(5)具有一定的現場調試經驗,能夠思路清晰,高效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6)具備科研管理能力。
福利待遇
基于資質面議,詳細情況可參考以下條款,其中政府相關人才待遇以最新政策為準:
1.按照先進院相關薪酬和獎勵規定執行,確保在深圳地區及全國范圍內有競爭力;
2.具有科研潛力者,可申請攻讀博士學位,可提供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的聯合培養機會;
3.提供過渡性宿舍,可輪候申請人才安居房,子女可申請就讀本院附屬幼兒園、小學及中學;
4.可根據深圳市相關政策與個人意愿,協助辦理深圳市戶口及配偶子女隨遷,戶籍將落入我院集體戶口。
應聘材料及聯系方式
有意申請者請將申請材料(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中英文皆可)發送至********************王老師收(郵件中請注明“XXX應聘科研助理”)
單位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518055)。
建議的材料包括:
1.簡歷;
2.代表性論文(一般不超過5篇);
3.其他個人資質、能力等相關材料。